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5-13 08:52:50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

【前言】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

棉花姑娘

一、游戏情境中“燃起”兴趣

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教师进行自学后检查。

游戏(栽棉花)巩固生字:

师:谁有本事喊出“她”的名字,并为她找个朋友,才能亲自将棉花姑娘(图片)带到棉花地里。

生:兴致勃勃地将自己认识的生字(棉花姑娘)“植到”黑板上去。

游戏后黑板上顿时呈现了一幅“大片棉花地”的情境图。

评析:(教师将冷冰冰的识字教学注入蓬勃的生命,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线和心灵,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参加,感官动了起来,思维阔了起来,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

二、语言情境中闪现真情;动情朗读中触发感悟

情境一:目睹“得病之不幸”

师:恭喜大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培育了这一大片健康的棉花。可是,不幸的事发了(教师在棉花叶上点上蚜虫),看到这些,你在想些什么?

生1:蚜虫大可恶了,伤害了我们辛辛苦苦种的棉花!

生2:棉花姑娘生病了,怎么办呀?谁来救救她!

生3:我想棉花姑娘一定很难受,希望有人能来帮她!

学生尝试用担心、着急的心情朗读体味第一节。

评析:(由于黑板上的“棉花地”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当看到它受到伤害时,学生更是感慨万分,自然勾起了他们心底对害的憎恶和对棉花姑娘的心疼怜爱之情,想“她”所所,急“她”所急,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学生自然能读得自然真实,悟得轻松深刻。)

随文出示生字“盼”,说记法。

师:你能读出“盼”的心情吗?(再读第一节)

评析:(识字辅助朗读,朗读助于理解字义。)

情境二:体会“求医之艰辛”

师:盼呀盼呀,棉花姑娘还真盼来了几位在自然界的医生朋友,它们是谁?(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动物图片)

师:正在生病发愁的棉花姑娘,此时见到这些医生朋友,她会对它们说些什么来请求帮助吗?

生1:啄木鸟姐姐,请您给我治病吧!

师:哦,请人帮助很有礼貌,还用上了“请”和“您”呢!

生2:燕子阿姨,请您帮帮我,看看得了什么病,好吗?

生3:我很难受,您能帮我治病吗?

师:态度多诚恳哪!说话多好有礼貌啊!听听棉花姑娘是怎么请示的,她对它们说:(引读)

生: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贴出句卡)

学生自由朗读这句恳请的语句。

评析:(学生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紧密相连的,要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中的角色,必须有他们的生活经历做支撑,这一环节既指导了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请求时应注意的事项,真正将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

师:棉花姑娘的请求,燕子、啄木鸟答应了吗?

以指名读、评价、小组合作读等方式朗读2、3两节,诵读中感知不答应的原因。

情境三:感受“治愈之希望”

师:两次向益鸟求救,它们都不是医治棉花的医生,帮不上忙,这时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忽然高兴起来了,你猜“她”为什么而高兴?

生1:棉花姑娘两次请求都失败了,她想这一次应该会成功了吧!

生2:燕子、啄木鸟都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了,棉花姑娘很伤心,很失望。忽然青蛙来了,她觉得又有希望了,所以她很高兴。

生3:青蛙是庄稼的“医生”、庄稼的“卫士”,专门保护庄稼,棉花姑娘想:自己也是庄稼,这下青蛙一定能帮她治病,所以她很开心。

师:于是,好高兴地说(引读)“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再读这句请求的语句,感受其中的兴奋与希望。

评析:(理解了棉花姑娘的“高兴”之后,再次引导读请求的话,让学生走进课文深处,对于文中的人文内涵将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

以师生比赛读、男女生合作读的形式朗读第四节,指导读出青蛙的亲切与棉花姑娘的高兴。

三、故事情境中飞扬思绪

师:学到这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呀?

生1:我明白了虽然青蛙能保护庄稼,但它不会捉蚜虫。

生2:我现在知识了燕子专门中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专门捉树干里的害虫。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 个字,会写 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

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识字2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此处隐藏4186个字……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 鲁班造锯

1、读一读。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领着大家建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料,于是让他的徒弟们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的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的锯。

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锯。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内容,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外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心灵的美好。

★初步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叫清澈?清澈的湖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独立识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1)、生活中识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镜 映 演 蕉 幻。

(2)以旧带新识字:则—侧 电—龟 奶—扔。

4、写字指导:扔 掉 眼 睛。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赛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了说说感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课文。

1、看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写景的段落。

2、指名读描写景物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3、假如你也坐在了船上,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5、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出遗憾、惋惜的语气。

6、全班读出第五自然段:小洁向哪儿跑去?从哪儿看出来的?

三、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

四、扩展练习:

小组合作说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词。

五、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尊敬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

尝试自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复习《悯农(一)》

2、板书课题,学习“悯”字。

(设计意图:《悯农》是一首组诗,联系旧知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悯”字的学习意在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

二、初读求节奏

1、谁来给大家流利地读读古诗?

2、古诗文是有韵律的,自己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

3、配乐范读古诗。

(初读环节通过流利读、节奏读、配乐读这三个坡度地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品读悟情感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有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2、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注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试着读懂诗句的意思。

4、交流汇报

(1)交流一、二行诗

① 指名读,交流诗句的意思。

②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数字夸张的诗句?

③语言训练:仔细观察图,说说从春种到秋收需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④男、女生轮读这两行诗。

(2)交流三、四行诗

① 交流诗句的意思

②这两行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对比的诗句?

③创设情境对话:粮食都到哪儿去?

④观察图,了解时代背景。

⑤语言训练:被活活饿死的农民,临死前会说什么? 我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在学生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入时代背景、链接相同写法的诗句,意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语言训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

四、小结

1、师小结

2、布置作业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