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世、界”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深”等10个生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了解“隹(zhuī)”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
了解“隹”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
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
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
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保护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
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作业设置
背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齐背课文,再指名背诵课文。
二、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三、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四、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五、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3、认识“柏、纪”等8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柏、纪”等8个生字。
2、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读比比
1、课件出示词语:
访问 国旗 钢笔 形状 桥梁
防线 象棋 刚才 粗壮 高粱
学生读一读。
2、比较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4、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5、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6、开火车检查。
二、说一说
1、说说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点?
2、读读词语,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三、读读记记
1、课件出示:
三横王 草头黄 弓长张 立早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口吕 木土杜
言午许 双人徐 耳东陈 干钩于
自读,引导学生发现姓氏歌的特点。
2、说说自己认识其中的哪些姓氏,是怎么认识的。
3、扩展说几个姓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了解溪水两次变化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此处隐藏4959个字……、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词。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
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画在书上。
3、讨论: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三)指读第三段,讨论
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
(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
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
(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
(四)默读第四段,思考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
六、布置作业
1、造句即便……也……
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
二年级语文金牌课文教学设计 篇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言语内容。
重点、难点:
学会字、词、句,体会毛毛虫的想法、做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故事激起、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吗?谁来说说。
2、今天我们来学一个相似的故事,(课件出示毛毛虫)你们认识它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3、教师导言:毛毛虫从虫到蛹最后变成美丽的花蝴蝶,在它成为花蝴蝶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4、板书课题《毛毛虫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今天我们设计了闯关游戏,一共设计了三关,你们有信心能顺利闯过吗?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1、闯生字关(课件出示生字)。
①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②指名读字音,互相正音。
③去掉拼音读词,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设计意图:
《毛毛虫的故事》是一篇富于想象,寓意深远的童话故事。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共分为两部分内容:
一、在识字教学中,因为这8个生字比较简单,所以更多的侧重于自主识字,并汇报各自记字的方法。
二、在教学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时,一方面以毛毛虫情感的变化为主线,穿插理解词语的方法。如理解“羡慕”一词,学会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大惊小怪”学生似懂非懂,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小瓢虫,入情入境地读,会读了,意思自然就懂了。另一方面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利用多种形式并逐次提高要求,从而让每名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在诵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昆”、“笨”二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毛毛虫内心情感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语,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蝴蝶图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l、初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对照书后拼音自己学习。
2、多种形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昆”、“笨”二字。强调“昆”字的结构、笔顺。
4、指读生字带出的词,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l、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纠正易错字读音。
说一说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出最能表达毛毛虫心情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的意思。
3、体会毛毛虫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l、毛毛虫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伤心)
2、通过读文理解,毛毛虫伤心的原因是:
小瓢虫大‘惊小怪地叫;
大伙各种各样的议论
3、通过创设情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大惊小怪”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会有哪些议论,体会毛毛虫难堪的处境。
5、齐读瓢虫妈妈的话。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毛毛虫的故事
羡慕
大惊小怪地叫
伤心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