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池上》教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池上》教案 篇一知识目标: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
能力目标: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的意境。
情感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并背诵古诗。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荷塘图片)
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1、师: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上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2、师: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课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划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师:孩子们,老师把生字娃娃请到大屏上,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同桌先试试。(课件出示生字)
小老师教读生字,重点指导“萍、艇、撑、踪”等平翘舌音的读法。
3、师:瞧!满池的莲花、莲蓬多美啊,你还想欣赏吗?就得先念准他们的名字,那些漂亮的莲花、莲蓬才能永远属于你,留在你的心里,有信心吗?(课件出示满是荷花、莲蓬的池塘,轻点荷花、莲蓬就出现本课生字词,再点荷花、莲蓬就消失)
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字娃娃很高兴和你们交上朋友,可是生字娃娃说如果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它会更高兴。可以吗?
生:可以。
2、师:书写之前要静下心来,摆好笔和本子,身子做端正,两手轻轻放桌子上。
学生做好准备。
学生书写爱写的字。
(三)生字娃娃告诉老师,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孩子们能不能准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
三、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意,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
2、背诵古诗
二、诗情画意,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孩子们,摘莲蓬是一件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娃又别有一番情趣呢。赶快打开课本,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1、读读这首诗。2、思考: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在小组交流。)
(一)小组合作学习
(二)交流学习情况,体会意
1、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偷采、不解、踪迹)
2、读懂了什么?
展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⑴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轻轻读诗句。读懂了什么?
⑵提问质疑: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⑶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
(用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师:老师也想当小娃,也想来读。(范读)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心情来读的吗?(又高兴又紧张)
⑷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小娃天真、可爱、顽皮)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疑问吗?
(小娃偷采白莲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诗人却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可爱、顽皮的孩子呢?)
⑸师:你有过偷偷做一些顽皮的恶作剧的事情吗?那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莲的情景。
生自由发言,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有趣的‘偷’的事情。
师:找一对好伙伴来试着表演读。
学生上台表演读,自由找伙伴表演读,体会小娃此时的心情。
⑹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心情,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3、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⑴读懂了什么?(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疯波痕)
⑵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⑶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因为太高兴了)能高兴地读读这两行诗吗?(生读)
⑷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
⑸带着感情,同桌互读,抽生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句。
三、吟诵积累。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音乐,师范读)
2、孩子们,愿意象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先试试。谁愿意来试试?推荐一个(展现诗句意境的画面,优美的古筝音乐)
3、男女比赛配诗。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
四、课外拓展
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五、总结,升华
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孩子们,珍惜你们的童年,让它们多姿多彩吧。
六、布置作业
把你想写的字、词语或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撑
池上采天真、可爱、顽皮
藏
《池上》教案 篇二一、教学目标
1.了解谢灵运和谢眺;
2.了解南朝诗的基本艺术特色
3.品味两首诗情景交融的特色
4.揣摩名句和炼字
二、教学重点
1.山水诗歌描写和抒情方式
2.早期山水诗的思路和句法
三、教学难点
古体诗的展开思路
四、教学过程
1.作者及作品(以引发资料为准,教师作适当引导)
谢灵运: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政治失意,遂写山水诗。
特点:外在平静与内在不平静的结合
意境幽深、明丽、孤峭
鲍照:“如初发芙蓉,自 ……此处隐藏5207个字……)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首踪迹浮萍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重点理解“偷采、不解”
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
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
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
1、书写2个会写字,并组词。2、试背诵古诗。
七、板书设计
12、古诗两首池上偷采不解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小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 ;
2、能认识古诗中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认识偏旁“水” 、采字头。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5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7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这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
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泉流爱柔荷露角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认识偏旁“水” 。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小池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 (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 (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 (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 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读三、四行,演示课件。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 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
课件演示。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
六、小结学法。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池上》教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