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倍数和因数教案(汇总14篇)

时间:2025-08-09 08:53:06
倍数和因数教案(汇总14篇)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倍数和因数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倍数和因数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因数和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好处,会决定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潜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齐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能够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齐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样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样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能够吗?为什么?(不能够,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能够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必须是(),而最大的必须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能够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向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齐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样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状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能够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师:我们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样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透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必须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30和36的因数,到达了巩固练习的目的。又明确了像36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只写其中的一个6。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贴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篇2:因数和倍数教案

教学资料:人教版12—16页的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好处,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潜力,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会数学资料的奇妙、搞笑,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好处。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透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想 ……此处隐藏13279个字……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

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出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1/2等。

(3)学生活动: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再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为下面教学自然数和整数做准备。

(4)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揭示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和巩固。

二、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1、解决: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5×4=20(元)

2、利用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说明含义。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需进一步使学生明确,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并通过一定的例证进一步说明。

(2)举例说明。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3)练习:说一说。第3页“说一说”先自己试说,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3、说明研究倍数和因数的范围。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相机给出“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这个规定。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第3页:找一找。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后,先自己找出7的倍数,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方法。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在比较后得出用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快捷。同时使学生领悟到:这个数是7的倍数,那么7同时也是这个数的因数。通过试一试:你还能找出7的其它倍数吗?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2、同桌练习:你写我说。在学生弄懂题目意思后,再开展活动。活动后让中后生进行全班交流。

3、比一比:看谁找的快。(1)自己找,比比谁找的快。要求作出各自的符号。(2)组织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好,比比谁找的对。(3)归纳。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为学习公倍数作准备。

4、独立练习。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交流时,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进一步明确方法。

5、讨论:根据除法算式如何说倍数和因数。例如:15÷3=5.

四、全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元?

5×4=20(元)

篇14:因数与倍数教案

刘浩中心小学许夏敏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巩固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教学实施:一、疏通概念

1、同学们,本学期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与复习。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数的世界”,在十个单元中哪些是与数打交道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程

公倍数与公因数

认识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加减法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方程,公倍数与公因数(出示课题)

3、讨论与思考:本学期学习了方程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公倍数与公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专项练习

1、方程的复习

⑴与练习第1题,在方程下面打√,集体汇报时说出为什么不是方程?

等式

方程

X+2.5<828-12=165a分别叫什么?你觉得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副图来表示吗?

⑵与复习第2题

提问:根据什么来解方程?指名4人板演,校对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出示练一练,找出括号中方程的解

①3x=1.5(x=0.5x=2)

②x-210=30(x=240x=180)

③x÷5=120(x=24x=600)

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米11.7平方米?米

2.7米

6.9米3.9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的?

教师,用方程计算可以使很多问题变的简单,容易解决。

⑷与复习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用方程解决。

2、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复习

对公倍数和公因数你有那些了解?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出示练习①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4和82和3

②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415和602和3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三、全课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与复习第3题、第5题、第6题。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复习课,主要复习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两个单元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对知识的回顾与还不是很系统。特别是对潜能生而言,教师的提问不能及时沟起他们对知识概念的回忆,因此跟基础较好的同学相比就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关键,也是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列方程时,因为没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把方程列错,或者方程列到了,却不能把方程抽象成数量关系式。诸如这些现象,主要是学生的抽象能力还不够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仔细,深入,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在公倍数和公因数一单元中,问题不大,主要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对较大的两个数,如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出错率较大。因此课后还应多补充一些相应的练习。

《倍数和因数教案(汇总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