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人教版一年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时间:2025-08-17 08:53:01
人教版一年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0篇《人教版一年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人教版一年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等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刻画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点:人的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大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常规绘画工具,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与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猜谜语,所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PPT)

学生猜,老师板书课题(大眼睛)

二、探究与学习

1、 认知眼睛形状和结构

a.观察课件中不同年龄,不同形态的眼睛,学生讨论并说说自己看到不同眼睛后的感受。

b.认真观察同桌的眼睛,告诉自己的同桌,他的眼睛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指名交流眼睛的组成,老师总结眼睛的结构:眼皮、眼睫毛、瞳孔(展示PPT)。

c.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眼睛的组成,在纸上画个大眼睛。

2、 启发观察

我们一起来看几只小昆虫,看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你们是用什么看见的?(PPT)

我们用眼睛不仅能看到各种色彩,还可以看清身边的事物和美丽的景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PPT生活中的图片及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3、 示范与创作

a.你们能用自己的一双手把你们看到了的美景画在大眼睛里吗?

b.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绘画步骤: 先用深色彩笔画一只大眼睛

再把你心中的美景用笔画在大眼睛里

然后用彩笔涂上美丽的颜色

最后把大眼睛的睫毛打扮得更漂亮。

c.欣赏作品大眼睛(PPT)

三、创作与指导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1.把你看到的美丽世界巧妙的画在眼睛里。

2.比一比,谁是最美的大眼睛。

四、展示与点评:

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评出最美大眼睛?谁画的大眼睛美景最多哪里最吸引你的眼球,你觉得还有哪里不足?说说你的理由。(自评、互评、师评)

五、知识延伸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平时同学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样才能观察并发现我们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

篇2: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软陶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软陶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软陶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稳。

教师准备:

课件 软陶泥 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激趣导入 (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软陶泥)你观察得真仔细!

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软陶泥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 了解特点 (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软陶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软陶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陶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橙橙却不能呢?陶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颜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1)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陶泥。(3)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 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软陶泥连一连。(螃蟹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

3、 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颜老师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陶泥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五、学生作业, (10分钟)

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 ……此处隐藏5992个字……是楼顶,你们谁知道这座楼顶为什么要建成三角形的呢?(美观)除了美观还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三角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具有稳定、坚固的作用,许多房屋、桥梁、都是由三角形的支架构成的。

(五)辨别认识图片申的三角形物品

辨别三角形物品。(电脑显示图片)

谁能说说这幅画上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

小结:切成块的西瓜,瓜尖最甜,小朋友们最爱吃。火炬冰激凌下部宽,上部尖,拿在手里既方便又好看。

扒学会整体观察三角形物品。(电脑显示图片)

下面这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吗?(点击鼠标,用三角形框定这些物品)

小结:热带鱼的边缘线虽然不像三角形那样规则,但我们从整体上看,可以把它看成是三角形的。蝴蝶的翅膀我们从整体上看,也是三角形。

(六)演示三角形物品的画法。

画任何三角形物品,都要先画出它的基本形即三角形,然后再具体描绘。

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是否已经想好了许多三角形物品。

屏幕显示:

看到这个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小树、房顶、亭子)

老师想到了伞:(电脑演示)

展示:

小朋友想到了什么?(鱼)

电脑演示:

想到了什么?(帆船)

展示:

又想到什么?(火箭、竹笋、宝塔、上海东方明珠的铁塔)

你们知道吗?古代埃及有一种著名的建筑叫什么?金字塔(投影显示)它的外形也是山角形的。

小结:看来小朋友心里早己想好了很多要画的三角形物品。下面,我们就开始画。“比一比,谁想得多,画得多。(播放音乐)

三、反馈阶段:

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师生合作,完成一幅创意画。

教师将黑板演示的画随即联成半成品,让学生组合添画。

教师启发引导:小朋友请看,这就是我们公园的一角。山坡上,有美丽的凉亭,亭子下面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小路的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

的狮河。小朋友们想一想:在这幅画里,远处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天上飞的有什么?水里游:的有什么?周围还有什么?谁能帮剪老师把这幅画画完整?用我们今天学的三角形物品的画鳖法(找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最后谁来补充一下,让这幅画更完美?(同时,鼓励台下的小朋友,画出更有新意的.三角形物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不要跟别人的一样,要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小朋友画出了许许多多的三角形物品,这说明小朋友们平时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第二课时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1、如何用画或剪纸的手法来表现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

2、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展示阶段:

(一)、学生讲述观察所得:哪些物象的组成含有三角形?

(二)、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照片及学生作品。理解:

1、所有的图例是单纯的三角形的吗?为什么?(使学生理解生活用品、建筑物等都要设计出好看的外形,才会使人们觉得它是美丽的。单一的一种形与用形组合的形相比较,自然是多种基本形组合的好看,即“多样统一”。)

2、每幅画有哪几种形?

每一件物象由哪几种形组合而成?学了形物体的画法后,我们应怎样使用它去帮助观察记忆物体形象?(教师总结用基本几何形分析对象结构的形象记忆法,边讲边画,使学生有深刻认识。)

三、反馈阶段:

画一幅以三角形物象为主并有圆方物象在一起,表现一个主题的记忆画。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讲评:再强调形象记忆的方法。

1、指导学生作业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画面上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的整体,然后再根据这个三角形的外轮廓画出具体细节的东西。要教会学生作画时从整体着手,再进行局部刻画。

2、鼓励学生多用几何形去分析生活中所见的物象结构。

四、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五、教学反思:

以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通过组内交流,学生的参与;通过组内合作,使学生养成更多的合作精神;丰富的绘画材料、灵活的教学手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必要条件。

篇10: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导学案)

尝试用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不同的图形。

二、展示阶段:

(一)、导入:

1、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新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2、揭示课题:形的组合。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二)、新授

1、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2、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

3、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4、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5、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三、反馈阶段:

1、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四、课堂小结:

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五、课后拓展:

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六、教学反思:

课上注重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由生活的经验出发,引发丰富的想像力。

《人教版一年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