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2022年林区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时间:2025-08-11 08:53:09
2022年林区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努力开创林区森林防灭火工作新局面

——2022年林区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xx

(2022年3月15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森工集团森防指讲三点的意见。

一、上年工作回顾

2021年,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森工集团结合林区实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问”要求,强弱项、补短板、控风险、提能力,聚焦“严、细、实、快、早”,看住人、管住火、防住雷,实现了“不发生人为较大森林火灾、不发生影响较大自然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据统计,林区春夏防仅发生2起一般性雷电火,秋季未发生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3.01公顷,森林受害率0.0003‰,当日灭火率100%,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6.8%和99.5%,已连续四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从严抓管控。持续进行野外火源和输电线路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加大野外农牧业点、野外施工作业点、工矿区、自然村屯、边远林场、管护外站、瞭望塔和铁路、公路、供电线路“七点三线”管控力度,开展“三清”检查707次,集中整治4000余处野外用火点和810公里输电线路,最大限度消除“点”和“火”、“线”和“火”的隐患;进一步抓实群防群治、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推动“十户联保”,从过去“包片干部+居民”的两层管理机制,转变为“包片干部+联保组长+居民”三维管理机制;严格入山作业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682处管护站、临时检查站和6656名巡护检查人员全部上岗执勤,大力推广应用“防火码”APP,新码更换率达到100%,启用卡口984处,扫码总量达到5.4万次,实现管理全链条、火因可追溯,做到看住人、封住山、管住火。

二是从细抓预防。修订完善了火源管理、奖罚办法、约谈制度、火场纪律、应急保障、计划烧除、队伍配备、“十户联保”等20余项规章制度和标准,详细规范了森工公司(林业局)、林场、管护站、瞭望塔和护林员日常工作、野外农牧点监管工作、督查组督查工作等,使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简明易行、好使管用;普及推广“中国森林草原防火”微信公众号,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2070次,出动宣教人员1.6万人次、车辆5982台次,覆盖人群63万人,新设固定宣传牌563处,悬挂横幅5512条,张贴标语9982处,发放宣传单(册)28.3万份,电视、电台播发1210条,发送短信93.3万条、微信32万条,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大力开展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抢抓时机对可燃物载量严重超高的沟塘草甸等高危区和城镇、村屯、重要设施周边可燃物进行计划烧除,超额完成1.2万公里的计划烧除和清理路影任务,开设会车线、回车线、安全避险区1125处,最大限度消除隐患。

三是从实抓督查。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领导责任、直接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火源管理责任、组织扑救责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1.4万余份,做到每一处关键点、每一项工作都有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形成责任链条和网格化责任体系;实行集团总部、森工公司(林业局)、林场三级负责人包片蹲点制度,采取“互联网+防火督查”线上和线下督查和“四不两直”的方式(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以务实的作风着眼“细枝末节”、较真碰硬,突出火源管控、瞭望预警、人员机具、反应出动等关键环节,分类细化65项督查任务清单,进远山、查外站,沉一线、看细节,排隐患、堵漏洞,形成完整闭合的工作链条。集团各督查组累计督查159天,下达督查通报2期、整改通知书37份,发现隐患289处,督促各地积极整改到位,确保督查有实效。

四是从快抓扑救。在应急预案中细化了力量部署、应急响应、信息报告等内容,完善了指挥体系,规范了现场指挥编成和职责,增加了四级调度流程等内容,贴近实战,无缝衔接;812名瞭望人员全天候值守,卫星遥感热点、气象雷电测报、飞机空中巡护、高山瞭望与64套远程视频监控交叉互补,预警监测进一步强化;综合考量反应速度、作战半径和力量互补,将林区23个联防单位划分为6个战区,在5个中心局和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设立森工集团前指基地,部署大型机械76台、各类车辆640台、精干兵力1700人,战区内人员队伍、车辆装备、物资保障联防联动;优化兵力部署,北兵南调,向林农牧交错、社情复杂的东南部地区异地靠前驻防955人;致力于“用精兵”,在21个下属单位组建了300人的航空消防特勤突击队,是国内林业系统中组建最早、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企业森林消防特勤队伍,举办8期培训和演练,现已全部具备了直升机索滑降能力,进入实战状态,发挥“以一抵十”作用,自筹资金建设15座索降训练塔,强化日常训练,提高队员待遇,落实人身意外保险和特种作业补助资金;致力于“高效化”,在19个森工公司(林业局)组建了1532人的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和以水灭火中队,一专多能,配备大型机械设备,形成有效战斗力,灭火作战逐步由“单兵种”向“多兵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平面型”向“立体型”发展。

五是从早抓保障。落实防灭火资金3.04亿元,用于防灭火人员伙食补助、靠前驻防费用、扑火费用、扑火储备金、设施设备购置及维修;积极推进960公里林下经济节点路、1715公里通林场路和657公里防火应急路建设,尽最大努力抢修夏季水毁公路桥涵,确保运兵顺畅;总投资1.2亿元的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全面开工,新建4G通信基站121座;总投资1.8亿元的预警监测系统项目得到自治区发改委备案批复,将建成包含66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57处卡口视频监控点,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与属地政府、毗邻省区和森林消防、森林公安、电力、铁路、气象等单位部门签订联防协议,密切工作机制,明晰职责分工,筑牢社会化联防体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加强安全常识教育、防护装备配备、制度规范完善和紧急避险训练,开展分级分类防火业务和安全培训223次,培训各类专业人员16291人次,以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安全避险水平;推进与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雷击火和边境火防控技术国家创新联盟在林区开展了2021年度“产、学、研”试验活动,开展了无人机气象因子监测、火情侦查、搭载防灭火物资、水袋灭火、可燃物调查、三维建模、通信组网、雷电拦截等实验,在北部原始林区布设4套拒雷系统,实地进行抗雷数据积累测试,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雷击火防控应急科技项目,新增升级改造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6处,每处定位仪可实时探测定位150公里范围内的闪电定位、次数、密度、分布等信息,实现雷电定位监测全覆盖。

一年来,林区各单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此处隐藏3607个字……四)务必建强专业队伍,提高实战水平。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是现代化安全灭火的必然要求。要根据森工集团森防指重新制定的专业队伍建设与管理规范、配备标准、战术战法、训练大纲,按照“队伍管理规范、装备好使管用、人员训练有素”的原则,加大航空特勤突击队、机械化灭火、以水灭火队伍的组建和培训,进一步提升林区多兵种、立体化灭火作战能力,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出动早、行动快、灭在小”的作用。航空护林局要合理安排飞行计划,在载人巡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索滑降实战训练,巩固去年培训成果,各单位要在4月15日前完成索降训练塔建设,确保按期投入使用。要借鉴大兴安岭森林消防队伍的管理训练经验,积极开展联训工作。林区专业扑火队伍要配备安全员、宣传员、卫生员等“三员”,为扑火队员建立健康体检卡,严禁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队员参加直接灭火作战,做到宁缺毋滥。今年春防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学员将来林区实习,要统筹安排好培训和分配工作,补充到扑火队伍中,在实战中磨炼意志,提升专业素质,为改善扑火队伍年龄结构打好基础。今年林区各地安排靠前驻防6229人,要本着“有火打火,无火生产训练”的原则,与营林生产、造林绿化工作有机结合,在训练中要注重结合驻防点周边复杂的地形地貌,真正拉到山上去演练,检验如何预设避险区、撤离路线、安全切入火场、采取何种战术战法等,检验对机械设备操作是否熟悉,队员协同配合能力是否协调,在贴近实战环境中锻炼指战员的应急救援能力。训练结束后,要对训练进行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力争让问题暴露于平时,解决于平时。要组织开展针对各级指挥员、督查员、业务员、瞭望员、扑火员、驾驶员、野外施工作业人员等分级分类森林防灭火专业培训,提高防火技能和安全扑火常识。特别是各级指挥员要熟练掌握预案流程、战术战法、安全避险等知识,培训要有考核考试检验,切实提高专业指挥能力。

(五)务必强化应急处置,确保首战成功。要强化应急准备和救援,始终把“应急准备好了没有”作为履职尽责的检验标尺,做好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力量准备、装备物资准备,有力处置风险。要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应对极端天气专项预案、雷电火防范方案、实战演练方案、人员疏散方案,及时上报森工集团森防指备案审核,并适时开展实战演练。要加快磨合优化扁平化指挥体系,明确各专项工作组分工及任务,防止出现指挥体系“有头无尾”现象,建立起上下贯通、无缝衔接的预案体系。积极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沟通机制,加强森林火险趋势分析预测,对应启动火险预警响应状态,做好因险设防、有备无患。必要时与气象部门协作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降低火险等级。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飞机巡护、高山瞭望、地面巡逻、视频监控等手段,对火情进行全天候立体化监测,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坚持力量、装备、物资“三靠前”原则,继续实施靠前驻防、南北移防措施,根据火险等级适时进驻。6个联动区要及时召开片区联防联动会议,森工集团各督查组要现场指导,制定联动作战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发生火情做到反应迅速、力量互补、就近扑救。要突出力量和装备的多元化运用,森林消防队伍、林业专业队伍、航空消防力量空地一体、协同配合、立体作战,有效提高作战效率。防火期内,要建立和完善应急值班和领导值班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卫星监测热点2小时核查反馈、森林火灾信息报告、有火必报制度和重要时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政令信息畅通。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外出,有事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立即启动预案,一名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名主要领导居中协调,按照指挥体系各工作组迅速到位,有序开展指挥扑救工作。根据森防指、前指、集结点、火场四级调度流程,及时掌握兵力设备调动及火场动态,为科学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按照“重兵投入、快速扑救、联动作战、首战成功”的原则,快速处置,避免小火酿成大灾。

(六)务必完善保障措施,提升综合能力。各单位要立足扑大火、打恶战的实战需要,把困难考虑的周全一些,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些。积极筹措资金,做好设施设备、车辆保养维护,调试好火场应急通信设备,储备足够的给养、油料、防护装备等必备的扑火物资,做到物资充足,保障有力。防火期内大型设备、通信设备必须在防火办集中待命。特种装备要开展好演练工作,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效率。要结合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扑火指挥仪,将本地历史火灾、野外火源、减灾能力制表上图,对瞭望死角、通讯盲区、通行不畅等问题进行踏查,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补救措施及方案,不能临时抱佛脚,贻误战机。特别是去年水毁公路桥涵比较严重,各单位要想尽一切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尽最大努力对重点地段进行抢修,一时难以修复的,要制定绕行路线或采取修便道、装甲运兵等方式,确保通行不受阻。要加强项目储备和争取力度,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可研编制质量,提升项目申报成功率。按照2021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执行绩效自评要求,受疫情防控、资金下达、手续办理等影响,目前森林防火项目开工率不足,势必影响今后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森工集团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和调度,各单位规划、财务、基建、应急部门要密切协作,未开工的抓紧办理“两证一书”、林地占用手续,已开工项目要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每月将工作进度上报上级监管部门,按进度及时申请资金拨付,确保按期完成,已完工的要尽快验收,早日发挥投资效益,切实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七)务必注重扑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快速反应、安全高效的原则,牢牢守住扑火安全底线,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扑火人员安全。要严格落实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关于扑火安全“十个必须”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安全常识教育、防护装备配备、制度规范完善、紧急避险训练等工作措施。森林火灾处置要求高、危险性大、专业性强,必须强调专业指挥,让懂打火的人具体指挥打火。在扑火救灾中,要安全扑救、科学施救,做到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规避,将安全避险措施放到首位,严禁在扑救、行军、登机、宿营过程中,出现因火情不明、通信不畅、误闯火区、疏散不力、余火复燃、车辆故障、风向突变、倒木滚石、人体失温、高温酷暑、隔离带开设位置不当、休整地点选择不当等造成人员伤亡。要做到“四个同步”,即研判火情态势时,要同步研判火场安全风险;定下作战决心时,要同步研究紧急避险措施;检查作战进程时,要同步检查安全隐患和漏洞;总结讲评工作时,要同步讲评灭火安全情况,确保扑救安全贯穿全过程。

同志们,战鼓催征,奋楫扬帆。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防风险、控火灾、保安全、促稳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进林区森林防灭火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一流的业绩庆祝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2022年林区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